导语:理财文化万里行,基金走进千万家。欢迎大家搜索【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关注“防范洗钱风险”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解锁更多理财知识。
当你在家族群、同事群飞速点击红包时,是否考虑过这些零钱背后可能是非法资金?当亲友让你代收红包或提供收款码时,是否意识到这可能让你无意间沦为犯罪链条中的一环?
在数字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洗钱犯罪手法也不断翻新升级。曾经被视为专业操作的“洗钱”行为,如今正以更隐蔽的方式渗透进普通人的数字生活。
在移动互联时代,红包互动已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交常态:生日祝福发红包、拼手气抢红包、节日祝福红包雨,这些原本承载着情感联结的数字行为,正在被不法分子扭曲利用。
红包暗流:不法分子的洗钱新“利器”
最近,一种以抢红包为幌子,实则从事洗钱活动的异常现象逐渐曝光,引起了大众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不法分子利用红包的特点,精心设计洗钱手段,其主要方式和特点如下:
1、化整为零,群体“分流”:
不法分子会将大额非法资金拆分成众多小额资金,通过多个微信账号在不同的微信群里以发红包的形式分散出去。由于单个红包的金额通常较小,往往在几十元甚至几元以内,这种小额交易不易引起平台和监管部门的注意,而参与者无意间抢到的红包,实则为非法资金的分散转移环节。比如,一笔100万元的非法资金,可能会被拆分成上万个100元以下的红包,通过大量账号分批次发送,从而规避大额交易的监控。
2、利用多层转发,掩盖资金流向:
为了进一步掩盖资金的真实流向,不法分子会构建复杂的资金流转链条。他们先将红包发给一些“中间人”,这些中间人收到红包后,再将资金通过自己的微信账号以发红包或转账的方式转发给下一层人员,经过多层转发后,非法资金最终会流入不法分子控制的其他账户。这样一来,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变得模糊不清,给监管部门的追踪调查带来极大困难。
3、虚构交易,掩人耳目:
在虚假电商交易或“跑分”平台中,红包被精心包装为“退款”“优惠券”或“任务佣金”,为非法资金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通过虚构交易场景,利用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和对小额收益的追求,诱导用户参与其中。用户往往以为自己获得的是平台福利或劳动所得,殊不知这其实是洗钱链条的关键一环。
4、利用虚假社交关系,搭建洗钱平台:
红包的实时到账特性大幅缩短了资金转移时间窗口,提高了追踪难度。他们通过营造虚假的社交氛围,让群里的成员放松警惕。在群内,不法分子会有规律地发红包、组织抢红包活动,逐渐让成员习惯这种资金流转方式。当群内的资金流转形成一定规模和规律后,不法分子便开始将非法资金混入其中,在庞大且松散的群组环境中,其真实意图与资金源头极易被隐藏。
案例解析:抢红包背后的洗钱陷阱
2024年3月,北京市民李某陷入一起有组织的网络诈骗陷阱。犯罪分子以“为网络主播点赞、关注即可返现”为幌子,诱导其参与虚假刷单任务。在初期小额返利的心理暗示下,受害人逐步加大投入,最终遭受13.2万元财产损失。
涉案资金通过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虚拟红包功能完成转移,且其发出的电子红包被分布在全国的50余个账户即时领取。经进一步追查,民警发现这些账号每日都有大量收取“红包”的记录,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推测这些“红包”很可能来自其他被骗人员。经过反复核实,警方成功串联起全国范围内23起同类诈骗案件,并锁定了一个犯罪团伙。
为彻底摧毁该犯罪链条,通州公安分局组建由刑侦部门牵头的专案组开展专案攻坚。经过三个月的缜密侦查,2025年6月1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的协同配合下,通州警方调集6个派出所警力,分赴南宁、柳州等10个地市实施集中收网行动。行动中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
经审讯,犯罪团伙成员对其利用支付平台“红包”功能为境外电信诈骗分子洗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目前,1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且案件深挖及赃款追缴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
(案例来源:通州警方,《利用“红包”洗钱 通州警方打掉一涉诈犯罪团伙》,发布时间2025年7月8日。)
提高警惕,远离红包洗钱陷阱
洗钱,并非只存在于电影和新闻里。它可能就隐藏在身边一次可疑的转账、一个“好心人”借账户的请求,或是一个包装精美的非法投资项目中。了解洗钱的本质、手段和巨大危害,时刻保持警惕,是我们每个人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维护良好金融秩序、远离法律雷区的必修课。
1、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法律边界
大家要清楚地认识到,洗钱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等行为之一的,构成洗钱罪,将面临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处罚。
即使是无意中帮助了不法分子进行资金流转,只要客观上实施了相关行为,也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坚决不参与任何可能涉及违法犯罪的资金流转活动。
2、警惕陌生红包和微信群
对于来源不明的微信群,不要轻易加入;对于群里陌生的红包,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抢取。特别是那些要求先转账、完成某些任务才能抢红包的情况,很可能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
在加入微信群时,要了解群的用途和成员构成,对于那些以“高额红包”“轻松赚钱”为噱头的群,要果断拒绝加入。如果发现群里的红包发放过于频繁、金额异常,或者存在一些奇怪的资金流转要求,要及时退出群聊,并向微信平台举报。
3、不贪图小利,拒绝“天上掉馅饼”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克服贪图小利的心理,不要被微信群里的小额红包所诱惑。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吸引大家参与到洗钱活动中。要知道,那些看似轻松就能赚到的小钱,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和财产损失。
在投资和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收益,不要相信“快速致富”“低风险高回报” 等虚假宣传,避免因小失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该文章仅限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