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理财文化万里行,基金走进千万家。欢迎大家搜索【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关注“2024世界投资者周|科技和数字金融·可持续金融”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解锁更多理财知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互联网广泛渗透,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为诈骗犯罪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让投资者防不胜防。近期,诈骗又出现了新花样——多地出现利用快递和网约车运送现金、黄金实施“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的电信网络诈骗。那么,此类诈骗有哪些新手法、新特点?面对花样翻新的骗局,投资者又该如何防范以及正确面对呢?
案例分析:花大价钱投资黄金?小心“诈骗新骗局”
2024年10月1日,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接到一对老夫妇的报警求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经了解,这对老夫妇在9月22日接到一个自称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电话那头声称老夫妇参与了一起特大诈骗案件,要求配合调查,否则就会坐牢。老夫妇顿时慌了神,按照对方的要求在手机中安装了远程控制软件,由所谓的“民警”进行远程操作。诈骗分子使用老夫妇的银行账户花费100万元,购买了1600克黄金寄往指定地点。事后对方在要求老夫妇删除全部聊天记录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天后,冷静下来的老夫妇觉得其中有蹊跷,才选择了报警。
黄陂区分局民警在这对老夫妇某银行App的购买记录中查询发现,诈骗分子于9月27日和9月30日分别操控老夫妇手机购买黄金400克和1200克,其中400克黄金虽已寄出但并未派送成功,1200克黄金正在准备邮寄出去。
于是,武汉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启动警银合作机制,通过银行联系快递公司终止正在派送中的400克黄金,并通过快递将其余1200克的黄金一起邮寄到黄陂区分局,由民警返还给老夫妇。至此,价值近百万的黄金全部成功拦截。
目前,武汉黄陂警方已对该诈骗案件立案调查,并针对同类案件开展预防和拦截。
套路解析:随着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诈骗分子转移涉诈资金越来越困难。诈骗分子为了逃避警方对银行卡开展的止付操作,采用这种“线上洗脑+线下转移资金”的模式实施诈骗。骗子对受害人进行线上洗脑,诱骗受害人购买黄金再邮寄到指定地点,骗子收到黄金后,再将黄金换成现金,此类手法相较于线上转账而言,更加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所以,投资者在平时投资理财中还需要擦亮眼睛,以防上当受骗。
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那么,如果很不幸,被诈骗分子盯上,且掉进了诈骗分子设置好的“陷阱”,投资者又该如何做呢?此时不妨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清楚的是,上述案例的不法分子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也就是诈骗罪。
何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核心5要素包括:①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②被害人陷入错误→③交付财物(处分财产占有)→④行为人获得财物→⑤被害人失去财物。以上五个要素的每个环节均有因果联系,如果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不构成诈骗既遂。
另外,诈骗罪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主观上出于故意,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人必须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
财产损失:被害人因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或其他财产性利益,导致财产损失。
因果关系: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与被害人的财产损失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所以,当投资者不幸遭遇了诈骗后,应该冷静应对,迅速止损。首要任务是尽快止损并启动法律救济程序:
一是迅速报警: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详述被骗经过,请求警方协助紧急止付,阻止诈骗款项进一步转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侦查。紧急止付机制的启动,是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等规定,旨在快速冻结涉案账户,尽可能挽回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二是收集证据:详细记录骗子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聊天账号、账户姓名、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转账时间、方式、次数、金额等,确保证据链完整。这些证据将成为后续司法程序中的重要支撑,直接影响案件侦破及追赃挽损的效率。《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对电子证据的采集、保管、提交等均有明确规定,受害者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收集、保存证据。
三是现场报案:携带整理好的证据材料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配合公安机关制作询问笔录,提供电子证据。完成报案程序后,根据警方指示,对手机内涉诈信息进行清理,避免二次传播或误伤。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报案人应如实陈述案情,提供有关证据材料,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四是多种渠道投诉投资者:可以找监管单位如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甚至人民银行进行投诉,除此之外,也可以向相关媒体寻求帮助,曝光行业内幕向社会寻求帮助。
多方合力,共筑反诈防线
同时,在构建反诈骗防线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多方合力,共同行动。
一 、企业的担当。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诈骗活动,包括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反诈骗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诈骗行为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二 、司法机关的严惩。司法机关应依法严厉打击诈骗犯罪,对涉案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包括加强对诈骗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另外,司法机关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打击诈骗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例如,完善诈骗罪等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 、 法规政策的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任何形式的诈骗活动。同时,还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等关键领域的监管,防范诈骗风险的传播和扩散。
四、提升公众意识: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引导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诈骗行为的认知和防范能力。这有助于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构建反诈骗防线需要企业、司法机关和法规政策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携手合作、共同行动,才能有效地遏制诈骗犯罪的发生和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案例来源:环球网:《“线上诈骗+线下取钱”,这类新型诈骗要当心!》,2024.10.17
诈骗罪内容来源参考:澎湃新闻《“诈骗罪”的判断标准、量刑标准及辩护要点》,信之源律师事务所,2024.6.2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该文章仅限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