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那些“看上去很美”的投资陷阱 做自己财富的掌控者

2023-12-19

  导语:理财文化万里行,基金走进千万家。欢迎大家搜索【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关注“基金行业在行动——2023年世界投资者周 投资者风险应对能力 可持续投资”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解锁更多理财知识。

 

投资,这个看似充满智慧的游戏,实则犹如一场冒险。每当你打开一份收益诱人的理财产品介绍,或是面对一个看似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你是否曾有过一丝犹豫?又或者,你是否曾在追求高收益的道路上,忽略了风险,结果落得满盘皆输?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确实,在这个充满诱惑和陷阱的投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识别只有保持警惕,拒绝那些“看上去很美”的投资陷阱,才能做自己财富的掌控者。

 

案情回顾

 

舒新华是中国银行濮阳分行的理财老客户,从2015年起多次在该分行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在一次业务办理中,理财经理李丽向她极力推荐了一款保本又高收益的产品,成功说服她,合计花费320万元购买了“嘉实医药健康A”、“南方新优享”等5只风险较高的基金产品,并代舒新华在手机终端上完成了购买流程。

 

然而,2018年初,李丽告知舒新亏损27万余元。舒新华要求赎回产品,但李丽却建议继续持有或补仓,等待市场反弹。随着亏损的不断扩大,舒新华最终亏损56.88万元。她认为中国银行濮阳分行在销售过程中隐瞒了风险,违背了保本型理财的原则,因此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法院认为,中国银行濮阳分行在销售过程中未充分告知所购基金产品高风险特征,也未向舒新华出示《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资料供查阅、了解,并由其本人签字确认。舒新华投资经验和认知水平如何并不影响中国银行濮阳分行应尽的适当性义务。此外,根据相关微信聊天记录,中国银行濮阳分行没有及时告知风险,反而建议舒新华继续持有或补,以等待市场出现反弹,影响了她的自主决策。最终法院认定国银行濮阳分行未尽到适当性义务和风险提示义务,应对舒新华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这也启发我们,理财投资需要谨慎,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了解产品的风险和性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并持续学习和关注投资市场的动态和变化不要过于依赖金融机构的推介和建议,才能更好地避免理财陷阱,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案例来源:中国基金报,2022.01.08

 

银行为什么要“诱导”客户购买?

 

近日,一家银行的内部培训照片被泄露,引发公众的震惊和质疑。该银行培训的主题竟然是如何说服客户提前还贷,并将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这种行为被指责为忽悠客户,甚至有媒体报道称,银行理财经理经常被要求将存款客户忽悠到购买银行代理的贵金属、基金、保险等产品。这种情况不仅让客户深受其害,也让基层银行理财经理感到苦不堪言。

 

作为普通的银行顾客,我们往往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对于基金和理财产品的了解也相对有限。在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面前,我们往往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受银行“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的影响,很多人觉得通过银行投资是最靠谱的,本金一定不会损失。

 

然而,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银行只是一个销售渠道,与基金直销、支付宝第三方平台没有太大的区别,理财产品不保本。对于银行来说,基金和理财产品是可以获取高利润的渠道,为了保持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银行也会想出各种办法甚至手段去扩大客户源。当这种意志传达到下层,就是理财经理显而易见的业绩压力。

 

这也使得很多理财经理在销售基金或者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故意不提供准确、清晰的信息,甚至隐瞒风险,诱导客户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损失惨重,这就是一种欺骗和忽悠行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银行加强内部监管和管理,确保职员遵守职业道德和法规,以保护客户的权益。

 

如何避免被银行误导?

 

作为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银行的“刻板印象”中成为了大众容易交付信任的主要推介渠道。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银行渠道实际上也隐含着一些“投资陷阱”。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开这些陷阱呢?

 

一、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需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不同的理财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等级和收益水平,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明确自己的投资期限和资金流动性需求。

 

二、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是投资者了解理财产品的关键途径。投资者应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投资方向、风险等级、费用结构等信息。如果产品说明书中的信息不清楚或缺失,投资者应该向银行咨询并要求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三、不要轻信银行职员的口头承诺

 

一些银行职员可能会为了销售业绩而误导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银行职员的口头承诺,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收益的产品。如果银行职员推荐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投资者应该自己进行调查和评估,或者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或投资顾问。

 

四、注意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手法

 

一些银行可能会利用各种销售手法来误导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例如强制推销、隐瞒风险等。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被这些销售手法所迷惑。如果银行采用强制推销的手法,投资者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如果银行隐瞒风险,投资者可以要求银行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五、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或投资顾问

 

如果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投资方向有疑虑,可以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或投资顾问。财务顾问或投资顾问可以对投资者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专业的建议。同时,财务顾问或投资顾问还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银行误导行为,并指导投资者如何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总之,投资者需建立“买者自负”的意识,保持警惕,拒绝那些“看上去很美”的投资陷阱。准确完整地披露自身信息,在充分的风险揭示面前,谨慎地审视自身投资条件,全面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产品认知能力、风险控制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资料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证券时报

 

投资者教育基地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该文章仅限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剪辑。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