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相信宝爸宝妈们都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但养育小孩的成本并不低。据2023年育娲人口研究智库报告,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48.5万元。如果再加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银子更不够了,怎么办?
不怕,从现在就开启“定投权益指数基金+买入债券基金”的抚养神兽基金工程。
股债混合双打,抚养基金更安稳
小夏闺蜜的宝宝最近刚满月,就迫不及待地问小夏如何为宝宝制定抚养基金计划了。
好想法!毕竟抚养基金这事,宜早不宜迟。因为这笔钱弹性低,不管你准不准备,孩子未来教育、留学、创业、婚嫁等,都要花。而越早开始、投资时间越长,复利效应就越大。
但也正因为这笔钱未来必须要花,而且到特定时间就必须要用,所以要追求长期收益的安稳,以及到一定期限后,要能灵活取出来。
所以,小夏建议闺蜜从现在开始,为宝宝做一个专门的“定投权益指数基金+买入债券基金”投资组合。
别小看“定投权益指数基金+买入债券基金”这14个字,信息含量有点大。
首先,从投资组合上,抚养基金是一个股、债混合双打的投资组合。
闺蜜一听不乐意了:不!我要全买权益指数基金,多赚点,让宝宝将来更幸福。
权益类基金收益是高些,而且长期定投的话,大概率是盈利的。但它风险也比较高,就怕你承受不起中间的波动,三分钟热度就放弃了定投计划。
而通过股债搭配,股债“跷跷板效应”可以平滑抚养基金收益曲线,实现稳中有进的净值增长,使得组合风险相对可控。
宝爸宝妈们可不要急功近利,梭哈权益基金哦。
其次,投资频率上,闺蜜应该按月定投指数基金,但债券基金需要一次性买入,可以每年或每半年买入一次。
定投微笑曲线的魅力在于,在下跌行情中长期积攒便宜筹码,适合波动性大的产品。而债券基金整体波动小、净值缓步向上,分批定投反而可能推高成本。说夸张点,今天买1块钱,明天要2块,后天就3块,这不是越买越贵嘛。
所以呢,波动大的权益指数基金月定投,波动小的债券基金一次性买入就好。
指数基金,买啥好?
债券基金,因为底层资产是债券等固收类资产,整体安全性通常比较高,挑选难度不高,难的是权益指数基金的选择。
闺蜜也犯难了:市场那么指数基金,随便买都可以吗?
小夏比较建议她买偏向于大盘股、或者高分红的指数基金,稳定性相对比较好。
比如沪深300指数,集中了A股最核心、优质的300家企业,成分股主要是1000亿以上的大盘蓝筹股,抗跌性相对比较好。同时,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比较高,2015年以来,股息率基本保持在2%以上,属于分红收益较高的宽基指数。
而红利类指数,能提供长期确定性较强的分红收益,能增厚安全边际,整体波动就小一些。
像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从2018年以来,维持在4%以上。等将来宝宝上幼儿园啦、报培训班啦,要用的一些小钱,或许靠指数基金的现金分红就能满足。
注意调整股债配置比例
闺蜜终于松了口气,宝娃投资计划终于搞定啦!
打住,还有一件事——注意动态调整股、债的配置比例。
抚养基金是一件需要长期投资的事,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前期可以多配置些权益基金,比如股三债七,甚至股二债八。
但随着孩子长大,比如还有一两年就要上高中,到时可能要支出更多的学费、培训费、生活费,要提前降低股票比例、增加债券基金持有比例,比如变成债七股三,甚至债八股二。
权益类基金灵活性相对没那么高,如果届时依然持有较多的权益类基金,等孩子上高中要花钱时,权益类基金可能还处在浮亏状态,割肉取出来又心肝儿疼,也让自己失去在低位捡便宜份额的机会。
因此,后期要更多地配置债券基金,减配权益基金。
最后,要提醒宝爸宝妈们,抚养基金投资是长期的事,投资前一定要先规划好现金流,避免后期资金紧张,对定投“断供”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