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基金之后,最怕的情况自然就是市场震荡下跌,这时候卖也不是,补仓也会有些心里没底。
你们遇到的情况,经历过好几轮牛熊的小夏都遇到过,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市场震荡下跌,基金亏损之后该怎么办,到底该不该继续买?
牛短熊长的市场
虽然近期监管开始频繁呼吁“慢牛”,但是A股市场过往显著的牛短熊长特性深刻影响着基金投资。
回顾历史,如 2007 年上证综指一路飙升至 6124 点的牛市盛景,彼时市场一片狂热,资金蜂拥而入,然而随后急转直下,开启了漫长的熊市之旅,指数大幅回落并经历多年的震荡下行调整。同样,2015 年在杠杆资金推动下快速上涨形成的牛市高点之后,也紧接着是深度且持久的市场调整阶段。
2019年到2020年的牛市持续时间较长,但是之后的震荡下跌也延绵了2年多的时间。
A股市场整体呈现“牛短熊长”的特征;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4-12-19
这种牛短熊长格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参与者结构来看,散户投资者占比较大,其投资行为往往受情绪主导,追涨杀跌现象较为普遍。在牛市中,乐观情绪迅速蔓延,大量散户资金集中涌入推高股价,使得牛市快速升温但也积累了大量泡沫。
而一旦市场出现反转信号,恐慌情绪又会促使散户集中抛售,加速市场下跌。从宏观经济层面,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等因素也会对股市产生周期性影响,导致市场波动加剧,上涨动力难以长期维系,进而形成牛短熊长的格局。
如何应对震荡下跌的市场?
对于基民来说,应对震荡下跌的市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定投策略:稳健穿越牛熊
定投是应对市场震荡下跌尤其是 A 股牛短熊长特性的有效策略之一。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定期定额投入资金,实现对市场波动的平滑处理。例如,设定每月固定投入 1000 元购买某基金。
在牛市中,虽然基金净值不断攀升,但由于投入金额固定,所购份额相对较少;而在熊市震荡下跌阶段,同样 1000 元却能购买到更多的基金份额。随着时间推移,整体持仓成本被逐步拉低。
长期来看,当市场再次进入牛市上升期时,前期积累的大量低成本份额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定投策略的优势在于不需要精准预测市场底部,只需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就能在市场的起伏中稳健前行。
2、金字塔补仓法:渐进式抄底
金字塔补仓法依据市场下跌幅度逐步增加补仓资金量。假设投资者持有某基金,当基金净值下跌 10%时,补仓一定金额,如 5000 元;若继续下跌至 20%,则补仓 10000 元;当下跌至 30%时,补仓 15000 元。
这种补仓方式的逻辑在于,随着市场下跌深度增加,基金投资价值逐渐凸显,通过逐步加大投入,既能降低平均持仓成本,又能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在市场尚未见底时面临的巨大风险。
然而,投资者在运用该方法时,务必提前规划好资金总量,确保在市场极端情况下仍有足够资金补仓,同时也要结合对市场基本面和基金自身质地的分析,不能盲目依据跌幅补仓。
3、斩仓补仓法:进阶博弈
斩仓补仓法较为激进,要求投资者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风险承受力。当投资者判断市场已经过度下跌且即将迎来反弹时,果断斩掉部分亏损仓位,例如卖掉 30%已亏损严重的基金份额。
然后在市场继续下跌后补入更多份额,如补入原来卖掉份额的两倍甚至更多。若市场如预期般反弹,新补入的低成本份额将快速增值,弥补之前的亏损并实现盈利。但此方法风险极高,一旦对市场判断失误,在斩仓后市场继续下跌,不仅未能降低成本,反而会扩大损失。
因此,投资者在采用斩仓补仓法时,必须基于深入的市场研究和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判断,同时做好风险控制预案,谨慎操作。
在市场震荡下跌且 A 股牛短熊长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决定是否继续购买基金以及采用何种策略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若投资者对风险较为敏感,难以承受较大的资产波动,那么定投策略可能更为合适;若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且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则可以考虑金字塔补仓法甚至在谨慎判断下尝试斩仓补仓法。
其次,要深入研究基金的基本面,包括基金所投资的资产类别、行业分布、资产质量等。例如,若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长期稳定增长潜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即使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其长期价值依然值得期待,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或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