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理财文化万里行,基金走进千万家。欢迎大家搜索【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关注“投资者维权”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解锁更多理财知识。
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基金投资以其专业管理和分散投资的优势,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的首选。然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难免遭遇市场波动或管理不善导致的投资损失。
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投资者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甚至选择默默承受。但实际上,当基金投资遭遇损失时,投资者完全有权利依据法律进行维权,尤其是《民法典》的实施,为基金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保障。
《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赔偿损失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它适用于合同、侵权等领域。民事赔偿秉承的原则是“有多少损害,赔偿多少”。既不让受害者蒙受额外损失,也不让其因此获利。这一原则,在基金投资领域同样适用。当投资者因基金管理人或其他相关方的疏忽而遭受损失时,他们有权要求赔偿,而《民法典》正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明确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为投资者维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基金销售过程中,若销售人员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违规承诺保本保息或未进行投资者适当性评估,导致投资者因不了解风险而蒙受损失,那么销售人员及其所在机构将因过错而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因违约或侵权行为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如投资本金、利息等;间接损失则是指因违约或侵权行为导致的可得利益损失,如预期收益等。在计算损害赔偿时,应遵循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确保赔偿金额能够充分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王某的基金维权案,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的损失讨回公道。
王某,一位“60后”投资者,原本希望通过投资基金实现财富的增值。然而,2021年6月,她在上海银行天宝支行通过App认购的一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却让她在一年后亏损了约170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王某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维权之路。
王某的维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亏损发生后,她曾多次与银行客户经理沟通,希望了解亏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然而,客户经理却多次劝其不要赎回,甚至给出了不能赎回的种种理由。这些行为不仅未能缓解王某的焦虑,反而让她更加坚信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于是,王某决定向监管部门举报。她详细整理了购买基金的交易记录、与客户经理的沟通录音等证据,向监管部门反映了银行在销售过程中未履行“双录”义务、客户经理违规承诺预期收益等违规行为。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证实了王某的举报,并责令银行进行整改,对相关人员进行违规责任追究。
有了监管部门的支持,王某更加坚定了维权的决心。她选择向法院提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要求银行赔偿她的损失。在诉讼过程中,王某充分运用了法律武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了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的过错以及这些过错与她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最终法院综合考虑双方过错程度等因素,一审法院酌情确定银行应对王某的损失承担90%的赔偿责任,王某自行承担10%的责任。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的过错以及这些过错与我们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为自己讨回公道。
投资者维权指南:五步走,守护你的权益
面对基金投资损失,投资者该如何维权?以下是一份简明扼要的五步指南:
第一步:细分析,明损失
在发现基金投资损失后,投资者首先应保持冷静,对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损失金额、原因及涉及的责任主体等信息为后续维权奠定基础。
第二步:集证据,要保存
证据是维权的关键。这包括保存交易记录、信息披露文件、风险提示资料等相关证据以便后续维权使用。同时关注并保存与基金管理人沟通的过程和结果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步:问律师,求专业
在收集到足够证据后,投资者应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获取专业的法律意见和指导。律师将根据投资者提供的证据和情况来评估维权的可行性和潜在结果。
第四步:选途径,看实际
根据律师的建议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这包括与基金公司协商和解、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及通过法律程序提起诉讼等方式。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维权途径。
第五步:路漫漫,要坚持
无论选择哪种维权途径,都需要投资者保持耐心和坚持。在维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并寻求专业帮助,就有可能获得最佳结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基金投资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在面对投资损失时,投资者应勇敢地站出来,运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维权。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依法维权不仅是对自身权益的捍卫,更是对和谐投资环境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基金投资环境,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在法律的庇护下,安心地航行在金融市场的海洋中。(资料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详阅基金法律文件。该文章仅限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剪辑。